為提高我校師生科研水平,助力河北大學“文科登峰”發(fā)展目標,6月28-29日,外國語學院和社會科學處聯(lián)合邀請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、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黃忠廉教授、中國對外貿易經濟合作企業(yè)協(xié)會商務英語專業(yè)委員會會長、北京語言大學王立非教授和國家社科基金學科會議評審專家、南京師范大學張輝教授為我校師生做講座。
講座通過騰訊會議平臺舉辦,三位專家先后為我校教師和研究生做了題為“您最常用卻最不重視的翻譯”、“以新文科建設引領語言服務人才培養(yǎng)”和“Making Intelligence More Transparent: A Critical Cognitive Analysis of US Strategic Intelligence Reports on Sino-US Relation”的線上講座。外國語學院院長葉慧君、副院長侯曉舟和MTI中心執(zhí)行副主任張成智分別主持了三位專家的講座。南京大學、上海外國語大學、香港理工大學、中山大學、江蘇大學、河南大學、巴西大學孔子學院、蘭州大學、山西大學等國內外高校外語界同行及我校外語師生1000余人參加了本系列講座。
黃忠廉教授從譯者的疑惑和研究者的盲區(qū)講起,界定了“對譯”的概念,并用鮮活的譯例比較了“對譯”與“直譯”“硬譯”“死譯”的區(qū)別,分析了與“互譯”“字譯”“對照”“平行”之間的關聯(lián)。黃教授的講座廓清了“對譯”在全譯方法中的位置和作用,澄清了誤解,對提高譯者和研究者的思想認識、實踐水平和研究創(chuàng)新都具有重要意義。王立非教授從應急語言服務的概念介入,強調我國的應急語言服務體系在抗疫阻擊戰(zhàn)中面臨巨大的缺口,我國應加強應急語言服務建設。王教授繼而指出,在數(shù)字時代,理工農醫(yī)文等都面臨著新文科轉向,數(shù)字時代催生了新文科、新外語。在數(shù)字時代,應當反思我們需要建設什么樣的外語學科,培養(yǎng)什么樣的外語人才。張輝教授首先介紹了什么是戰(zhàn)略情報,強調了戰(zhàn)略情報對于一個國家的重要性,然后從美國情報機構發(fā)布的情報報告中選取了7篇相關語料,從認知語言學和批評話語分析的角度分析了戰(zhàn)略情報中所使用的策略、語言表述的合法性及影響決策者可接受程度的因素。張教授還深入介紹了認知語言學中的概念隱喻、概念整合理論、話語空間理論及其對話語分析的理論指導意義。
本次“登峰計劃”系列講座選題前沿、內涵豐富、參與者眾多。講座內容對與會師生拓展翻譯和語言學研究思路、開闊學術視野大有裨益。此次活動不僅對推動我校外語學科建設、促進外語科研多元化發(fā)展具有重要意義,同時也為學界同行提供了互動交流、共同進步的學術資源共享平臺,得到了與會者的廣泛贊揚,有助于提高我校外語學科的影響力和知名度。
(外國語學院、社會科學處供稿)